首页 资讯 正文

红色基因滋养乡村沃土(地名中的抗战记忆)

体育正文 198 0

红色基因滋养乡村沃土(地名中的抗战记忆)

红色基因滋养乡村沃土(地名中的抗战记忆)

姚明久像。 肇东市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供图 黑龙江省肇东市(zhàodōngshì)西北部,坐落着一个以抗日烈士之名命名的(de)乡镇——明久乡。 姚明(yáomíng)久(jiǔ)参加抗联后,为发展抗日组织(zǔzhī)、宣传抗日活动,做了大量工作(gōngzuò)。1940年7月4日,他在金山堡小学成立北满抗日救国总会金山分会,任组织部部长,开始了有组织的秘密地下抗日救国活动。姚明久多方奔走宣传抗日,很快会员(huìyuán)就发展到(dào)120多人。同年,姚明久被李兆麟将军任命为“三肇”抗日救国总会会长,配合抗联攻占了肇州县丰乐镇。 1941年3月,由于叛徒告密,姚明久被日寇残忍(cánrěn)杀害,牺牲时年(shínián)仅30岁。 “这位(zhèwèi)抗日志士曾与爱国将领马占山并肩作战(bìngjiānzuòzhàn),参加著名的江桥保卫战,打响了东北抗日第一枪。”曾任肇东市委党校党委书记的王宪顺老人声音洪亮,他已记不清自己讲过多少(duōshǎo)节党课。“上老虎凳、灌辣椒水、烙铁(làotiě)烙、用电击……”每每讲起姚明久烈士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仍不为所动时(shí),78岁的王宪顺都感慨万千。 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,1946年,当地将姚明久曾经生活、战斗过的“金山堡屯”更名(gēngmíng)为“明久村(míngjiǔcūn)”,1956年设明久乡。 “红色(hóngsè)‘精气神’,藏于(cángyú)基因(jīyīn)里。”5年前,硕士毕业的刘欢欢以选调生身份回到老家明久乡(míngjiǔxiāng),“我在明久小学、明久中学读书成长,小时候每逢清明,老师都会带我们徒步来到姚明久烈士纪念碑前祭扫。姚明久烈士的事迹已烙印在心中,不断滋养着我、激励着我。” 烈士(lièshì)故里是孕育(yùnyù)红色文化的(de)沃土。“肇东市将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,明久乡成为重要实践阵地。”姚明久烈士曾孙、明久满族村党总支书记姚宏宇说。近年来,肇东市教育局还启动“国防教育进校园”计划,将姚明久烈士的事迹融入课程(kèchéng),培育(péiyù)青少年的家国情怀。2024年,明久乡联合市科协(kēxié)、妇联(fùlián)等部门推出“红色知识科普”“巾帼红色讲堂”等特色项目;明久小学、明久中学定期组织学生参与“重走抗联路”活动,通过田间(tiánjiān)课堂、烈士纪念碑宣誓等形式,让红色教育“活”起来。 “明久乡承载着厚重(hòuzhòng)的历史记忆,也见证着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(chuánchéng)。”肇东市委书记吕江说。 从“金山堡(bǎo)屯”到“明久乡”,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,这片土地始终跳动着红色的脉搏。姚明久烈士(lièshì)的精神穿过历史长河,激励着肇东人民在新时代画卷上书写奋力拼搏的壮美篇章(piānzhāng)。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(nián)05月06日 11 版)
红色基因滋养乡村沃土(地名中的抗战记忆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